◆ 你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贵州三农 >> 贵州三农心声 >> 正文
岁岁结缘土地情—记黔西南州农科所副所长、研究员石明
2011-05-13 出处: 作者: 编辑:

岁岁结缘土地情—记黔西南州农科所副所长、研究员石明


         “我从来不认为这些荣誉是个人的成绩。今天之所以取得这些成就,是因为我在继承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发展起来的,这也是农业科研队伍精诚团结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荣誉的光环下和众多的赞誉面前,他谦逊、淡定、勤奋、严谨,或许这就是他多年守住寂寞、刻苦钻研、实事求是,在农业科研工作中脱颖而出,从而取得丰硕成果的直接原因。

 岁岁结缘土地情
文/特约记者 高雪
打开2010度《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情况的通知,翻到贵州省受表彰科研工作者的页面,黔西南州农科所副所长、研究员石明的名字赫然跃入眼帘。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贵州省“五四”青年奖章、贵州省科技兴农人才奖获得者,贵州省省管专家、省政府津贴专家,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26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主持选育小麦品种9个,“十一五”期间选育的5个小麦新品种通过贵州省审定。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推广达到2100万亩,新增粮食8.4亿公斤,新增产值12.6亿元。这就是石明和他的科研成果。
 
阴错阳差 结缘农业
“我上学时,尤其喜欢理科,特别崇拜陈景润,对‘歌德巴赫猜想’充满好奇,总是向往着能在数学上有所造诣……”见到石明时,有着这么多农业科研成果的他向记者道出的一番话颇让人感到意外。他说,中学时的他数学成绩尤其优秀,在填报志愿时也填报了自己喜欢的数学专业。可从事农业科研的工作的父亲却固执地将他的自愿改成了农学,当初他对父亲违背自己的意愿颇为不满。
石明的祖籍在贵州清镇,父亲石恩俊当年就是一位农业科研工作者。深知缺粮之苦的石恩俊认为,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年全国的农村人口占了80%还多的比例,粮食的稳定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稳定。当时国家在农业科研方面的人才缺乏,整个国家的农业科研起步太晚,步子迈得太慢。因而,他执意将儿子石明的高考志愿填报改成了农学专业。
“在大学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研工作我才渐渐的有了新的认识,进而转变了观念,觉得在农业科研工作上一样大有可为。后来喜欢上农业科研后,对于这份工作的热爱就一发不可收了……”石明谈到这段历经,他说起初对于父亲固执地改填他的志愿是非常不理解的。后来,当他慢慢地理解,直到爱上农业科研这项工作后,却非常的感谢父亲了。同时,他更感激于父亲在人格魅力上给他树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因为父亲在石明的眼里,就是一个正直的、纯粹的、严谨的农业科研工作者。
 
情牵于民 汗洒田野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石明,对粮食紧缺、物资匮乏的滋味同样深有体会。1986年7月,石明毕业于贵州大学农学系,同年分配到黔西南州农科所从事农业科研工作。长期以来,他主要从事小麦育种、作物栽培、成果转化及推广工作。期间,他曾到清华大学等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就“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强化学习和培训,有着丰富的农业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经验。
石明留给人的印象非常低调,一身朴素的休闲装,说话轻言细语,身材中等偏瘦,表情温和却又透着严肃,这或许与他长年与黄土地打交道、从事农业科研工作有直接的联系。
“人们平时看小麦时,觉得小麦差不多都是一个样子。其实,每一个小麦品种都有自己的特性,你看,它们的叶片、它们的麦穗都是有很大区别的……”在黔西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门前,石明站在上万份小麦材料的试验田中,非常娴熟地向记者介绍起来。他说,要想在农业科研上取得成功很难,由于受农业生产周期长等因素限制,选育一个品种最快也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据国外育种专家统计,培育一个品种成功的概率只有万分之四。1986年到1998年,用了整整12年时间,石明参与选育的丰优2号小麦品种通过贵州省审定。上世纪80年代,国家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投入还相当有限,一个项目的科研经费只有几百元,常常出现自己垫资做基础工作的事。育种工作,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农业科研的成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选择中才取得的。年复一年,面对令人失望的参差不齐的实验结果,思索,再投入新的试验。不知有多少日子,在试验田里,石明一蹲就是一天。紧接着丰优3号成功选育,这两个品种的投入使用,使小麦由过去的平均亩产56公斤提高到亩产100公斤,差不多翻了一番。
石明介绍,这么多年来,他与同事们一道,总是在这试验田中播种、分类、编号、记载、管理、收割、脱粒、研究、分析、选育,周而复始。当农民苦,但做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更苦。然而他却在这苦中感受到了乐趣。
1987年,刚工作不久的石明就参加由黔西南州州委政研室和州农科所组成的农业农村工作组,赴兴仁县雨樟镇开展科技扶贫示范。当时,雨樟镇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位处全州中等偏上,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吃不饱饭,这让石明更加深刻和直观地认识了黔西南的农业现状,对“民以食为天”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石明说,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外面的品种和技术再好再先进,也必须通过引进再创新本土化后才能应用。因为这是由各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生态条件所决定的。所以,加强本地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播撒辛勤的汗水,终于收获累累硕果。多年来,石明主持(第一育种人)选育丰优系列小麦品种9个,“十一五”期间选育了丰优6号、丰优7号、丰优8号、丰优9号、丰优10号5个小麦新品种,均通过了贵州省审定。其中“山区大面积丰产小麦新品种丰优2号选育及推广”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黔西南州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我省及周边省区累计应用推广963.43万亩,年应用面积达192.7万亩,是贵州省自育品种中年应用面积最大的小麦新品种,新增粮食2.8亿公斤,新增产值3.3亿元,新增纯收益2.7亿元,年经济效益5403万元。丰优7号为贵州省审定的第一个弱面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的培育成功实现了我省专用饼干加工小麦品种零的突破,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品种上的支撑。丰优7号、丰优8号2008年列为贵州省重点推广科技成果。2008年至2010年度在贵州省示范达110余万亩,占贵州小麦种植面积的30%,实现了贵州小麦主产区新一轮品种更新。据不完全统计,丰优系列小麦品种累计推广达到2100万亩,累计新增粮食8.4亿公斤,新增产值12.6亿元。丰优系列品种推广,实现全省黔西南州两次品种更换,使全省及黔西南州小麦产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厚土黄天 大爱无言
打开石明的QQ空间,里边有美丽的一望无际的麦田和稻田,金灿灿的一粒粒麦穗和稻谷上面是蔚蓝色的天空,那么的一尘不染和纯净。农民耕田时被夕阳直射的身影仿佛一幅逆光的画,直立天地之间。他对于农业的爱,对于农民的情,全都收藏到他美丽的空间里了。
“如果科技成果不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那就只是科技展览厅里的一个展品,只有参观价值,没有实用价值。只有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有效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实现农业科研的目的,也是农业科研工作者追求的目标。”石明参与和主持实施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喀斯特山区兴黄单系列杂交玉米应用推广研究”和“兴海系列杂交玉米的应用转化”,到2006年累计推广115.2万亩,新增粮食10552.32万公斤,新增产值12662.8万元。该项目2007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其中“喀斯特山区兴黄单系列杂交玉米应用推广研究”2007年获黔西南州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石明注重坚持以项目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配套技术研发为关键,实现了“转化一项成果,熟化一项技术;实施一个项目,创立一个品牌;提升一个企业,致富一方农民”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宗旨。通过项目的连续推动,打造了以“兴黄单”、“兴海”、“兴单”等杂交玉米品牌,促进了黔西南州农科自育的杂交玉米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面积3000余万亩。为贵州及周边省区粮食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主要完成人,石明参与完成了“杂交玉米兴黄单892选育及推广研究”,完成了项目相关理论和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等研究工作,并在理论上大胆探索,在方法上不断创新,有效解决了兴黄单892在喀斯特山区应用推广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推广,使兴黄单892在滇、黔、桂三省区累计推广面积可达1553.3万亩,新增粮食11亿公斤,新增产值9.3亿元,该研究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黔西南州科技进步特等奖。
十一五期间,石明还参加了贵州省重大攻关专项“贵州省水稻、玉米、油菜超级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项目研究工作,主持了黔西南州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省委组织部特助经费项目、黔西南州重点科技项目)。2006至2010年连续五年进行100亩以上连片栽培示范,经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验收,水稻平均单产872.3公斤,最高达1044.16公斤。玉米单产达845.55公斤,最高亩产为980.8公斤。五年示范结果:水稻、玉米平均亩产均达到800公斤以上,核心区水稻达900公斤以上,玉米达850公斤以上,初步形成了黔西南州喀斯特山区杂交水稻、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5年来,石明始终默默的在他的试验地里耕耘,无论天晴下雨,他执着追求的目标就是高产再高产。他说,任何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在保证基本吃粮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只有保证了基本吃粮,才能谈及粮食品质和营养的提升,因而高产是前提,创新是关键。我们国家在农业科研方面起步较晚,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老一辈农业科研工作者做了很多奠基工作,但与西方一些农业大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在农业科研上,除“引进、再创新”外,他们正在往“自主创新”方面努力,同时还致力于凝冻、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作物影响的课题研究,以期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他从田间走来,心系麦穗,卷起裤管,能耕田耙地,洗去双手的泥巴,又可以在实验室里掌握精密仪器!”采访结束,石明的同事这样向我描述他的工作状态。
 
对话石明
记者:这么多年,你始终在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单调吗?有过抱怨吗?
石明:当你爱上这一项工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时,你就会潜心的、主动的、努力的去做,会把这项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任务。一旦以应付任务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那工作效率和工作的质量都是不理想的,结果也自然不会那么令人满意。
记者:你觉得干农业科研工作辛苦吗?特别是长年都是在重复这项工作。
石明:的确很辛苦,当初开展工作时,条件有限,就是一支笔、一个本子、一把尺子,工作量很大,也特别辛苦。但是,既然选择了农业科研这工作,那就选择了和泥土打交道,就注定了将比常人要付出更多。借用袁隆平老师的一句话,将付出的辛苦和劳累转化为快乐的源泉。
记者:你认为当前农业科研工作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石明: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科研工作最忌浮躁,当前农业科研队伍中,存在少数急功近利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必须将这种思想及时清除,否则将是农业科研阵地的五大遗憾。
记者:你的爱人是大学的中文教师,而你是搞农业科研工作的硕士,应该说一个浪漫,一个理性,她理解和支持你的工作吗?
石明:我爱人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也特别关心我的生活。文学和科研并不矛盾,我也喜欢文学和艺术。闲暇之时也常常听音乐、阅读哲学、经济学、历史及一些精美的文学作品,有时还会抽时间在博客里写点感受或是一些随笔之类,我和爱人有着很多共同的爱好和话题。
记者:你的QQ签名是“仰望星空”,请问这四个字有所特指吗?
石明:这四个字是我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的自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温总理曾说过,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但一个民族不关心脚下的事情,也是没有未来的。“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事实告诉我们,成就大业,既要“仰望星空”,也必须“脚踏实地”。搞农业科研也是如此,既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又要有仰望星空的勇气,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只有超越习惯、超越经验、超越自满,不断否定,才能勇往直前!
 
其实,生活中的石明,是一个颇有生活情趣的人。他爱好书法,喜欢下围棋,欣赏音乐,养养花草,品品茶……但是,由于他科研工作太忙,时间太紧,许多爱好只能被他逐渐淡化下来。
因为选择了科研,让他深深地爱上的是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研究、栽培与推广,这些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25年时间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内容
·兴义市铭杰装饰有限公司诚聘业务员|管理员 2011-05-13
·兴义捌捌点叁广告公司招聘文秘|策划|销售员 2011-05-13
·兴义贰叁伍设计因公司需要现招聘业务员 2011-05-13
·兴义富康国际酒店开业在即高薪诚骋以下人才 2011-05-11
·兴义三面广告图文设计中心诚聘业务员|制作员 2011-05-09
·兴义市区承运:建筑材料:大沙,粗沙,细沙,水泥,水泥砖。 2011-05-09
相关内容